近三年中考錄取分數(shù)線: 2017年557;2016年A隊列(優(yōu)質高中所屬初中)564、B隊列(其它初中)559;2015年555 北京四中堪稱全國首屈一指的好中學,坊間稱之為“神州第一校”,被認為是中國高中里的清華。四中地處西城區(qū)西四片區(qū),毗鄰許多中央、國家單位,校門和清華風格一致,精英意識形態(tài)也頗有相似之處。 這種形態(tài)根植于北京四中的源頭。清末,維新派“廢八股,立學堂”的教育主張勢不可當,清政府迫于壓力實行新教育制度。1905年(光緒三十一年),東路中學堂(通州)、南路中學堂(大興黃村)、西路中學堂(盧溝橋)和北路初級師范學堂(昌平沙河)相繼創(chuàng)辦。次年六月,順天府在今西什庫天財庫舊址(今稱后庫)籌設順天中學堂,這就是北京四中的前身。 創(chuàng)建于中國由封建社會向現(xiàn)代社會轉型的初期,北京四中至今依然帶著理想主義的光環(huán),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辦學底蘊。從恢復高考到80年代末,北京四中還未做到一枝獨秀,當時的實驗中學、人大附中、北大附中和清華附中等學校與四中尚可比肩。到了80年代末,四中被教委定為試點高中,取消初中,開始面向全市招生。集中教學資源后,四中的高考平均分成績雄踞北京市榜首,且每年考入北大清華的人數(shù)都是最多的——單年人數(shù)曾接近200,成績輝煌,“小清華”的名號就此鑄成,也奠定了北京四中的神壇地位。 雖然進入21世紀后,四中遇到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——人大附中,但翻看近五年的高考升學數(shù)據(jù),四中依然出類拔萃。2015年,北京四中高考文理科總平均分均位居全市第一。2014年,北京市第四中學學生理科平均成績654.6分,為北京市第一,一本上線率為99.3%;文科平均成績?yōu)?43.2分,一本上線率為100%。2013年,文、理科高考平均分排名列北京市第二名。2012年,一本上線人數(shù)率居北京市第一,理科平均分居北京市第一,文科平均分居北京市第二。 四中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,也是全國中小學現(xiàn)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。百余年間,名家眾多,知名校友覆蓋政治、商業(yè)、學術、文化等各界,包括俞正聲、馬凱、王昆侖、凌青、王文采、丁偉岳、何芳川、于丹、北島、高曉松、李敖、陳凱歌等。 北京四中每年面向全市初三學生招收高一道元班學生30名。道元班實施特別學分制,依據(jù)國家新課程標準制定特別的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。道元班實行“雙導師制”,由北京四中聘請若干名中科院、社科院和著名高校的教授及本校人員成立“道元班”導師組,學生可以和導師一同自主設計、制訂培養(yǎng)方案。道元班每年競爭都很激烈,報名人數(shù)超過2000名,學生必須有突出的特長才有可能入選。 四中的校長大都充滿理想主義,從不給學生安排補習課,下午四點的時候就能看到四中的學生走出校門——他們放學了。關于四中的爭議很多,大多是對素質教育的思考。曾經(jīng)在北京四中交流學習過的老師說:“他們的中學像極了我們的大學生活,自由而又精彩。”因此,中國素質教育的先行者,北京四中當之無愧。 四中目前現(xiàn)有高中部、初中部、廣外校區(qū)、復興門國際校區(qū)四個校區(qū)。北京四中出國氛圍濃厚,早在08、09年就有一部分同學成功申請美國頂尖名校。2016年國際校區(qū)高一學生共有102人,分6個班,均是小班教學,每個班17人,高二的時候人數(shù)會稍微增加,部分四中本部和外校優(yōu)秀的同學高二可轉進來。北京四中高中國際課程項目每年學費10萬元。 2013年,教育部明確表示將對各種形式的高中國際部、國際班進行規(guī)范,2014年的新國際班項目也紛紛停批。北京四中率先行動,成為北京第一所承諾剝離國際班的公立中學。四中國際校區(qū)從四中剝離,整體遷往昌平區(qū),利用3年時間建設成純民辦學校——佳蓮學校。學校門口掛的是北京四中和佳蓮學校兩塊牌子,畢業(yè)后依然取得北京四中的畢業(yè)證。四中的國際教育在京城也是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水準,生源上佳,中間因為要去美國上課花銷也比較大,適合全面發(fā)展的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