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《花樣年華》中張曼玉和梁朝偉見面時選擇在茶餐廳吃飯,《志明與春嬌》中余文樂與楊千嬅在茶餐廳重逢……香港電影中,茶餐廳的身影隨處可見,而深圳由其毗鄰香港的得天獨厚地理優(yōu)勢,在茶餐廳數(shù)量上也占優(yōu)。源記,則是最實至名歸的前三甲。
據(jù)說香港第一家源記是1885年開的,此年歷已不可考,但香港源記的牛雜一直以來都非常好吃,因此在深圳也陸續(xù)開了幾家分店。一進(jìn)源記的門,港腔粵語此起彼伏,店里談笑風(fēng)生的香港土著一眼就能辨識出來,這才是最濃的港味。
源記茶餐廳以牛雜起家,牛雜牛腩自然是當(dāng)仁不讓的招牌。來源記,就不得不嘗牛雜腩火鍋。滿滿一鍋的牛雜牛腩,香氣四溢,肉很新鮮,燜至入味,牛雜彈牙,牛腩綿軟而不爛。源記的看家本領(lǐng)則是招牌崩沙腩,一天僅售10份,先到先得。崩沙腩是牛肚皮靠近腿部的腩位,位于牛的橫膈膜附近,肥瘦有致,上下夾著薄軟的膠質(zhì),燜燉之后,膠質(zhì)品嘗起來膠質(zhì)豐富,軟糯且咬口十足。鍋底鋪滿生菜,生菜吸飽了湯汁,非常好吃。不同于街邊走鬼攤用的粉兌水成湯,源記的湯底是熬足一天的牛骨湯,湯頭濃郁鮮美,十分好喝。焦黃的炸蒜末和青翠的蔥花在咕嚕咕嚕上下翻騰的湯汁中沉浮翻滾,整煲沒有一絲浪費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里吃牛雜煲,還可以隨意搭配配菜,手打肉丸基本是標(biāo)配。店內(nèi)的師傅一大早就起來做肉丸,手打的嘗起來彈性十足,與機器打出來的無渣口感絕不雷同,甩后者幾條街。魚皮餃、墨魚丸、云吞等多款配菜均可加入到火鍋中,任君選擇,不用擔(dān)心口味單一。吃牛雜,沙茶醬是優(yōu)先選擇,這里的沙茶醬質(zhì)地偏向沙爹醬,口感非常濃稠,顆粒感很強,香氣很足,用來蘸牛雜吃一級棒。
菠蘿油也是源記的一絕。菠蘿包是否松軟、表面酥皮是否酥香掉渣、上桌時是否溫?zé)?、黃油是否香滑冰鎮(zhèn)等,都是考量一個菠蘿包是否合格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源記的菠蘿包則高分通過,酥皮很香,黃油夾在其中,用面包的熱力慢慢融化,咬下去又香有脆,口感新鮮,這是預(yù)先烤好很久又放涼的面包所不能匹敵的。
源記的裝修走樸實簡約路線,門口的牌匾黑底白字寫著當(dāng)日推介,店面不大,但人氣很旺。4-6人的圓桌為主,深色桌椅,暖黃色燈,環(huán)境親切自然。附近街坊幫襯為主,也有食客慕名而來,就為了品嘗那一鍋人們交相稱贊的牛雜牛腩。水圍店水準(zhǔn)最高,但其他分店口味同樣把控的當(dāng)。飯點雖然熱鬧,但一般無需等位,不過超過8人就比較難坐在一起,人多建議分開兩桌坐。若真要說源記的缺點,大概是茶餐廳的名字聲名在外,掩蓋了其牛雜的名氣。對于饕客而言,源記茶餐廳是比深圳不少牛雜店更為穩(wěn)妥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