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人喜愛吃蛙,但在上世紀一段時間內,官方以“保護益蟲”的名義禁止吃蛙類,不少老饕將“熊貓”代指“青蛙”,作為“接頭暗號”繼續(xù)吃蛙。風潮過去,吃蛙不需再偷偷摸摸,但一家沙坪壩的餐館依然將“熊貓”作為招牌,以示其“吃蛙專門店”的定位,這就是空招熊貓館的前身。
現(xiàn)時的空招熊貓館已搬到北倉,位于北城天街商圈,定位和裝修上趨向年輕化,店內隨處可見的熊貓裝飾便是證據(jù)。這些形態(tài)可掬的熊貓出現(xiàn)在玩偶、掛畫、餐具上,連Logo亦是一只捧著飯碗的熊貓,這樣呆萌的風格在五大三粗的江湖菜館中頗為特別,也收獲了不少年輕食客的好評。
盡管有著活潑可愛的品牌形象,空招熊貓館的菜式卻是典型的江湖菜風格。葷菜中青蛙、鱔段、耗兒魚、兔子、雞為主打,烹制手法有水煮、干燒、爆炒、香鹵、紅燒等,重麻重辣重油。對于招牌的青蛙,以干燒和水煮兩種做法最受歡迎。前者選用個頭適中的青蛙,質地干爽,麻辣味滲入蛙肉,與油渣同炒,更添蛙肉的細嫩。與干燒做法的香辣相比,水煮蛙的麻味更為突出,且肉汁更多;配菜中的黃瓜、絲瓜和木耳亦提供了爽脆的口感。不過,與蛙專門店的祥和特色菜館相比,空招熊貓館的蛙肉個頭稍微遜色,且多為大腿肉,也缺少蛙肚、“瓣瓣肉”這樣的“尖貨”,資深食客可能覺得不夠過癮。
由于重慶江湖菜中對于青蛙和鱔魚有著相近的烹制手法,因此擅長烹制青蛙的餐館,通常鱔段也是店內的招牌??照行茇堭^的干燒鱔段的鱔魚質地厚實,僅需花椒、辣椒就可塑造出外焦里嫩的口感。另外,店家還專門加入了泡椒作為調味,特有的酸辣味令鱔段有著更為清亮的口感,更加香口。值得一提的是,空招熊貓館的菜式口味普遍偏重,連不少吃慣江湖菜的本地人也覺得招架不住。對辣味比較敏感的朋友建議在點菜時吩咐店員少麻少辣。